yzac

诈尸书评《心理追凶》《阿里》

《心理追凶》这小说,气息悠长、渐入佳境,意思就是要看好久才感觉到其中妙处。我知道自己是个慢热的读者,当年高考完读《龙族》,虽然一开始就很想看下去,但是直到读完《黑月之潮》我才明白是多么喜欢这本书。《心理追凶》在叙事上没什么不同。频繁换视角是一种技巧,现在看来甚至更像是一种作家盲从而不思考对错的信仰,需要读者慢慢适应。但是故事仍然是那种故事,既不是现代主义的隐喻,也不是后·现代主义的大杂烩,更加不是新时代网文的吐槽反讽超越极限。而且,比起一般的小说,它还少了那种惊险刺激的“最后一分钟”。所有的案件都可能来不及救下受害人,即使烧断了引爆的弦,这苦果也要主人公(们)自己去扛,就像警队的一员克里斯,到最后还不是受了重伤?

       很多侦探小说喜欢写成系列剧,每个案件结尾都让人物关系回到原点,好展开下一本书。但是《心理追凶》是只能一本本往下看(只是我不知道在我看的这四本之前还有没有其他,只知道人物的故事显然不是从第一本书开始,早在两人联手破万斯案,到卡罗尔第一次受创,到宝拉在庙区遇到重大转折点,都是故事反复提及的“预设知识”,有别于《阿里》本应是“预设”,实则是“伏笔”的法雷尔十几岁生活记忆。至于埃德蒙的房子和船,当然是后来逐步挖掘出来的东西,这和法雷尔的记忆比较像。即使到了第四本书结尾、两人关系慢慢回暖,克里斯还是不可能回到警队,人员大变动仍然在所难免。

       我读小说比较迟钝,但是读到第二第三本就喜欢上这部小说了。我对剧情这个类型整体没有什么好感,里面有好有坏,有被反复推荐的坏和默默无闻的好,读起来实在是水深得可以。读《心理追凶》,一开始是以为它是侦探小说,这两天算是恶补侦探小说,所以加入了kindle。《心理追凶》显然不是单纯的侦探小说,归入模糊的剧情类也算勉强。要说主线是一个案件(更多时候是两个,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案件高发的地方)是没错,但是案件的进展显然不是小说花大笔墨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《心理追凶》中有巧合:瓦娜莎和托尼同时预料到万斯的行动;玛丽的丈夫在她被绑架的同时健身过度暴毙身亡;等等。但是这些巧合在小说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(也就是戏剧化),反而退化为插曲,大大削弱了它们的“巧合性”。

       书名是Dr Hill,但是希尔医生(除了在第一本中荣幸地第一个出场,然后身负重伤)没有起到主角的作用。整套小说写的是群像,第四本书甚至把宝拉推上主角的高位。小说对这些主人公的描写有详有略,而且不同的书还有不同的安排。凯文作为身居高位的警长(我还是没法弄明白英国的警衔制度,也不知道那些地名是真是假,小说的真假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,不过我只负责看,再去纠结这些就太麻烦了),基本就是个略写的角色,都没有明显的个性特征。萨姆有野心、宝拉擅长审讯,都是明白说出的事情,在每一本书的开头都会特别说一次,这没有什么,但是有些作家还是会忘记。克里斯在第一本书写得多,第二本完全没写到。斯黛西是个独特的角色,卡罗尔说“这里每一个警员都有我的一部分能力,除了斯黛西”,我估计连作者都对这么个极客伤透脑筋。总体来说这个人物在我眼前都没有崩设定,已经很好了。这些人物各自都肩负了少数族裔、少数性向的困扰,侧面提到而已,光是侧面写出“萨姆是黑人”就体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了。

       相比于《龙族》中炫技一样的侧写术(当然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侧写这个漂亮的名词),《心理追凶》中的侧写实际上没有占据多大的一块版面。很多以新技术——尤其是心理技术——主打的小说会花特别多的笔墨写这种技术,这本小说是个例外。我实际上记不清楚哪一处特别帮上忙的侧写报告,这也是我现在这篇小说中炫技又没用的“报告”的来源。

       作为一篇英国小说,写种族是件让我很意外的事,因为我一直以为“种族”是个美国的关键词,“阶级”才是英国的。这是开玩笑。《心理追凶》的英式风格还是比较古典的。景物描写,人物间冷淡的关系,猫,挠心的变态心理描写。非常适合在冬天的食堂看,热气腾腾的食物温暖身体,淡漠的文字流淌过心灵。

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篇幅交给《阿里》。我在这篇文档中的内容当然是完整版,发到LOFTER上就得处理敏感词了。《阿里》,现在快看完大结局了,我仍然很难说些什么。《阿里》是篇时代比较早的小说,我一度以为是2000年以前,现在看来应当是完结在2010年之后。和《斗罗》《斗破》同一时期,但是它的异质性体现在很多方面。《阿里》是一篇玩梗很多的小说,但是我几乎没法识别任何一个,只有靠作者的解释才能看出一部分。光说主人公名字的出处《大航海时代》,就是2000年之前的游戏,我不可能有什么概念。这篇小说有些把意识形态当玩笑的味道,即使是这样也不可能在大陆通过审查的。

       《阿里》的重头戏当然是18禁,我从中学到了许多。变态够了,可是还不够开放。

       和大陆网文一脉相承的网文脉络大不相同,《阿里》更多继承了冒险者故事传统,即使它的世界设定一点也不DND。我没怎么看过冒险者故事,也举不出多少来,但是这个传统上至金羊毛、《奥德修斯》、杰克和豆茎,等等,总之是源远流长。我早在十几分卷时就说过,如果这个叙事水平可以保持到结束,那枪城榜单上9点几分的评分实在是实至名归。现在看来,我读得有些麻木、作者有些灌水、法雷尔的英雄形象也几经大改,但是水平总体是保持到了最后。最后几卷作者自己也笑说是“通货膨胀”了,网文一贯都会出等级不够用的问题,《阿里》做的算是不错了。《阿里》的等级大多数时候是隐含的,只有关键时候会大写一番,和《亵渎》比较像。弱化了没有现实基础的东西,就显得比较真实了。至于垃圾的黑洞空间震,这个……算是败笔了。

       我说过没法写多少关于《阿里》的东西,现在还是这样想。它既没有什么明显的套路,也没有我轻松识别出的梗,无论人物还是情节都是传统的冒险者故事,更加没有我想要看到的那种超脱小说叙事的企图。我的思路很难在这里起什么作用。我的思路在对付单个情节也许更加开阔,下次也许会评论一下比如伊斯塔之行这样具体的情节吧。


评论

热度(1)